很開心最近的自己,找回了以前熱愛讀書的悸動。
曾經,我可以一整個下午賴在書店裡,就為了多讀一會兒新發現的書。
曾經,我可以一天就買上好幾本書,就為了滿足心中那豐沛的求知慾。
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,那種悸動、這種求知慾,好像被忙碌的生活給遮蓋,
漸漸不是我生命中重要的那一頁。
研究所時,每天就是忙著看paper、打工、戀愛、玩耍,
出了社會,日子也只是渾渾噩噩,找不到方向,看不到目標,
然後失去了看完一整本書的耐心與熱衷。
不過這一切在這一兩個月就突然有了些許的不同。
我開始重新翻開書本,不再只是瀏覽,不再只是淺讀,
而是手不釋卷地讀著書本上的文字,然後細細咀嚼,再經思緒翻轉,
最後牢牢烙印在腦海。
縱使每天包包總是重得要命,朋友老取笑我是不是帶了磚頭(磚頭沒有,倒是帶過扳手逛街),
但我還是又多帶了一本書。
無論是閒暇時候,或是通勤時刻,我都忍不住將書本翻開,
然後一次又一次的進到書中描繪的世界當中。
但慢慢地,好像也找到自己最有興趣的幾種書籍,
大概有紀實類書籍,自傳式書籍,還有生活風格類的圖文書籍。
其實從以前就不是很喜歡看那種虛構的小說,奇幻或是科幻小說我最是不能接受,
也不是因為我是沒有想像力的人,反而我的腦中常常有各式各樣奇異的想法與念頭,
但或許就只是個人單純地、想不透看虛構的小說對我來說到底有多大幫助...
除非是寓言小說,我倒是非常有興趣。
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今天想來大概地記錄一下近期所看過的書籍,
今天只是流水帳似的陳述,希望我能趕快寫出一篇篇的心得,
不是評論,只是詳細地,平實地寫出我內心看完書籍候的感受。
享受吧! 一個人的旅行
不用多說,這是一本前陣子相當熱門的書籍,
作者Elizabeth Gilbert將自己失婚、失戀後,從失序到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詳實(?)的紀錄出來。
在詳實後面打個問號純粹是針對書中最後Gilbert所遇到的真命天子而打的!
在小說裡,Gilbert將這個巴西男子描繪的相當性感迷人,
還寫出交往後、兩人有兩個禮拜的時間都和在床上、族不出戶的中年黃昏熱戀。
但經我巧手google後卻發現...書中的斐利貝、電影中的Felipe就只是...只是個單純的老人家....
看了我有多失落難過呀!
好吧,這不是重點,總而言中這本書給了我一點啟發。
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擁有些不愉快的回憶與過去,
但我們無須作繭自縛,原諒自己,求得是就讓過去過去。
而在經歷了一些在別人眼中或許很微小,但對我來說已造成相當大程度不快樂的生活後,
我也希望自己能擁有Gilbert那放逐自我、進而追求自我的勇氣。
也可能是最近我也重新開始學瑜珈吧,所以對於書中前往印度找尋導師的故事相當著迷。
「每個人一生,都應該有一段時間,在國外生活一陣子,無論用什麼方式。」
這是從篇介紹藝人宥勝的文章中看到的一句話,這句話影響了宥勝的一生,
我也想將這句話放在心中,然後有勇氣付諸行動。
這是我最近看完的書,吸引了我的全盤注意,也震撼了我的心靈。
北韓,是現今世上保護的最完全的共產主義國家,
北韓之於我們,也是相當的神秘與不可知。
在金氏祖孫三代的傳承下,共產主義被完整而落實的保留下來。
當蘇聯老大哥解體,鄰居的中國也漸漸向所謂的修正式的社會主義靠攏時,
北韓跌破世界眼鏡般的,雖然跌跌撞撞、卻也在這世上毅力不搖。
但失去了蘇聯以及中國的協助後,地處貧瘠之地的北韓缺乏自然資源,
首先失去了電,工廠煙囪不再冒煙,全國經濟停頓,然後糧食供給制度崩潰,
全國因饑荒而死的人民就官方數據來說就有兩百多萬,更何況這有可能是經隱密後的數字。
北韓的發展就這樣停留在一九九○年代,甚至一直往後倒退。
一九六○年代時,北韓的發展甚至是贏過她那又親近卻又很可惡的敵人南韓,
但倒了二○一二年的今年,兩韓的經濟差距卻達了幾十倍。
「在這世界上,我們最幸福」是北韓每個人都能琅琅上口的兒歌,
但本書透過六位脫北者的角度,深刻地描繪出北韓社會的真實情況,
對照起這首兒歌,才會感慨,原來北韓人民的生活竟是場鬧劇。
看這本書的時候,我幾乎是哭著開始看,也哭著看完它。
可能是知道書中每幅慘絕人寰的景象,都是一個個真實發生在這世上的案例,
所以讓人覺得特別揪心。
因為這本書,我對於北韓議題湧起了相當大的關懷與興趣,
所以也找了其它幾本以北韓為主題的書籍,希望做為接下來的閱讀書目:
前者也是來自一位具有繪畫天份的脫北者的角度,來窺探神祕的北韓,
而後者則是來自於一位香港記者前前後後造訪北韓多次的心得。
台灣/中國,南韓/朝鮮,西德/東德,這六個國家同樣的因為戰亂而讓同胞骨肉分離,
也是就是因為這歷史淵源有些相近,所以對於這本書格外的有感觸吧。
希望之後會認真地寫一篇關於這本書的心得,這是我給自己的課題。
這是看完《我們最幸福》後,目前正在閱讀的書。
看著名字--雜文集,顧名思義就是村上春樹先生網羅了自己未曾收錄、發表過的文章,
可能是一本書的序,可能是一場演講的稿子,也可能是一篇得獎後的感言,
總而言之,收藏了一些或許可以更貼近村上春樹先生心靈的文章。
作為讀者的我們也可以細細品味或由青澀到成熟的寫作技巧與風格。
熱愛研究文具與各式生活物品的我,當然不會錯過這麼一本詳細介紹日常生活小物的圖文書籍。
每天照片的主角皆是生活中垂手可得的日常用品,
可能是一扇鐵窗(作者熱愛),可能是杯清涼的茶飲,可能是碗令人感到幸福的甜舔,
也可能是每天使用的風扇或鍋碗瓢盆。
我覺得,透過這本書,可以讓我們更珍惜身邊所使用的器物,
因為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紀錄,細心的觀察,然後發現每一樣都具有獨特的特性與存在意義。
這是今天剛買的書,相當的熱騰騰。
這本書收錄了各行各業人士的Moleskine筆記本,讓我們一窺人們是如何使用、如何享受Mileskine。
以上就是這陣子以來,陪伴我度過好多無聊日子的寶貝書籍們。
嗯,要跟自己打勾勾,
近期一定要快快把一些讀書心得生出來,畢竟我內心的悸動無法平息呀~~